
- 行業機構
- 中國出版協會少年兒童讀物工作委員會
- 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
- 下屬單位
- 北京大開明經濟貿易發展中心
- 北京金開明書刊發行有限公司


聲明:本網站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京ICP備13015003號-6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2170
考試不馬虎的竅門 | ||
2021-01-07 《中國少年報》 | ||
知心姐姐:
我有一個綽號,叫“大馬虎”。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,我因為馬虎,犯了很多低級錯誤。每次考試,我都會因為馬虎丟分,比如考試時漏掉題目,應用題抄錯數等。試卷發下來時,我悔得“腸子都青了”。
因為馬虎,我也沒少挨爸爸媽媽和老師的批評。知心姐姐,您有什么好方法幫我改掉粗心馬虎的毛病嗎?令航
令航:
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——
有一場定時10分鐘的數學競賽,題目竟然有30道,而且難度還很大。這么多題,10分鐘內要做完,實在是太緊張了。
許多同學一拿到試卷,就半秒也不敢耽擱慌忙做題,全然不顧老師“請大家先將試卷瀏覽一遍再答題”的忠告。
10分鐘后,試卷都被收上來了。老師閱卷時,從中挑出了5份試卷,這5份答卷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從1-28題全都沒做,僅回答了最后兩個題目。而其他試卷上,前面題目做了不少,還有一位同學做了12道題呢。
猜猜最后誰獲得了競賽的冠軍?哈哈,不是題目做得最多的同學,而是那5個僅僅回答了最后兩道題的同學。原來秘密就藏在整個試卷的最下面一行字上——“本張試卷,請同學們只做最后兩道題。”
當然,其他同學可能會說:“哎呀,我粗心了,沒看到這句話。”是呀,如果拿到試卷先不著急寫,而是從頭到尾看一下試卷的大概內容,有幾道大題?題型是什么?是不是就能避免這樣的“失誤”呢?所以說,很多我們平常認為的“粗心、馬虎”問題,本質都是缺乏規劃,腦子模糊混亂造成的。你知道嗎,我們的大腦經常在“拔河”:一方面它很容易“模糊”,習慣順著感覺走。比如看到一連串的“+”號,就會直接把接下來的符號也想象成是“+”;但另一方面,大腦又特別喜歡有規律、分類清晰的事物。當“模糊”占上風時,我們就會憑著慣性和直覺去做題,表現出“粗心馬虎”。
所以,我們需要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案,讓大腦更清晰、分好類,就能戰勝粗心馬虎。分享給你幾個小竅門——
1.學會瀏覽、分類。做試卷之前,先把題目全部瀏覽一遍,讓大腦提前知道試卷題目的總體情況和分類情況。
2.發現簡單規律。抄寫算式或數字之前,先找到這組數字或算式的規律,比如,是幾道加法、幾道減法?加法里是幾位數加幾位數……
3.增加“口頭驗算”。每次做完一道題時,默念一遍題目。像“6-4=10”這種低級錯誤肯定不會犯。
最后,一個非常重要的點是:要減輕壓力,不要給自己貼上“大馬虎”的標簽。壓力會讓人更加緊張,有時反而會更馬虎。要相信自己,只要能在學習方案上改善一點點,并且堅持下去,你的大腦就會越來越清晰、有條理!
知心姐姐供稿高穎 |
最新評論共條 |